2025年4月2日,清明时节的细雨为湛江带来生机。湛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研究》课题组,在负责人谢颖苑的带领下,邓君晖、杜翔鹰两位同志一同前往湛江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国家海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湛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国家级平台助力生态科研
国家海检中心湛江分中心孔冬伟书记、冯标总工程师、阮朗工程师对课题组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双方围绕红树林耦合养殖模式中的水质监测、水产品安全检测指标及耦合养殖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展开深入研讨,重点探讨了如何通过科学检测提升生态养殖的可持续性。
跨领域协同构建湛江模式
交流中,双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决定在以下领域深化协作:
1. 数据共享:依托国家海检中心权威数据,为红树林生态修复提供科学支撑;
2. 标准制定:联合开展红树林耦合养殖水质与产品质量地方标准预研;
3. 项目申报:共同申报省级科研项目,推动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化。
会后,林科所团队在孔书记陪同下参观了国家级海产品检测实验室,详细了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等设备在海产品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生态与产业共生的湛江实践
国家海检中心湛江分中心前身为2006年成立的湛江进出口水产品检测中心,2018年正式成为国家级质检平台。其在海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林科所在红树林生态研究中的专业能力形成互补。
此次合作将通过构建“生态修复—绿色养殖—质量管控”三位一体模式,这不仅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更为全国滨海生态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湛江方案”。恰如,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
文图:杜翔鹰
校对:黄成文
审核: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