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的重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林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迅猛发展,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是主要推动力。为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进一步建设广东现代林业强省,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湛江林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期间林业发展回顾
1.1森林资源概况
至2014年底,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19.7万亩(含雷林、农垦),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721.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9.40%,林业产业总值297亿元。林地面积按林种分:生态公益林73万亩,商品林446.7万亩;按树种分:桉树林342.2万亩,木麻黄17.5万亩,红树林14万亩,松树9.9万亩,橡胶12.8万亩,木本水果42.5万亩,乡土阔叶树种和珍贵树种15万亩,其它65.8万亩;按管辖权分:湛江市管辖林地416.9万亩(其中集体林地411.9万亩,市直属国有林场5万亩),占80.2%,国营雷州林业局67.1万亩,占12.9%,国营湛江农垦局35.7万亩,占6.9%;按所有制分:集体所有411.3万亩,占79.1%,国有108.4万亩,占20.9%。
1.2“十二五”期间取得成效主要体现
1.2.1国土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近五年来,特别是201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粤发〔2013〕11号)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湛江大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新一轮绿化湛江大行动的主要任务是构建“四大”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体系(沿海防护林生态安全体系、重要水源地森林生态安全体系、道路林带与绿地绿道网络生态体系和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和实施“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景观林带工程、林分改造与森林碳汇工程、森林进城围城与城乡绿化工程、森林资源保护工程、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和深化林业改革与科技创新工程)。五年来,全市新一轮绿化大行动扎实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营造林面积104万亩,其中:桉树丰产林90万亩,生态公益林6万亩,其它林8万亩;全市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人数达1739万人次,植树4826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以上;全市已完成生态景观林带工程建设1471.5公里;完成森林碳汇造林9.9925万亩;新增森林公园35个,湿地公园5个;完成乡村绿化美化616条,森林家园200个。通过建设徐闻“热带森林”、鹤地水库水源涵养林等,新增生态林面积8.295万亩。
1.2.2森林资源稳步增长
预计2015年全市森林面积471.8万亩,比2010年456.4万亩,增加了15.4万亩;预计2015年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量2106.2万立方米,比2010年森林活立木蓄积量1562.1万立方米,增加了544.1万立方米。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的目标。
1.2.3森林资源管护全面加强
“十二五”期间,我市严格执行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不断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第一,我市积极组织开展利剑行动、百日行动、双百日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伐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以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据统计,自2011年来,全市共查处盗伐、滥伐林木、非法征占用林地及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案件1313宗,其中,刑事案件132宗,行政处罚案件1181宗,共处理违法人员1228人,其中:逮捕46人,刑事拘留31人。通过全方位、高密度、拉网式的执法检查,有效打击了破坏森林资源及野生动物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好的警示教育作用。第二,2010年起,我市将有代表性、保护较好的乡土树种次生林列为湛江市乡土树种保护区管理,共建立了11个市级乡土树种保护区,面积5847亩,保护区建有牌碑,划定保护范围,与拥有林地、林木所有权的自然村签订管护合同,建立档案等,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工作。
1.2.4林业产业不断壮大
(1)按照省林业厅作出的建设商品林基地的战略布局,我市提出“构建林业产业链、发展速生丰产林”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林业建设,推动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集体、个人、股份、联营等多元化发展林业的格局。建成300万亩林浆纸一体化桉树基地林,为湛江晨鸣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提供原料保证。积极引导林业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有力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呈现出全面发展的大好形势。
(2)在坚守林业生态红线的前提下,全面推进林业产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一是桉树苗培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淘汰一批弱小桉树扦插苗圃,通过技术改革苗圃转型升级为桉树组培厂,全市有桉树组培苗场200多个、组培厂25多间,年产组培瓶苗约1.6亿株,造林袋苗约2亿株,远销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出口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二是绿化花卉培育产业产销两旺。绿化花卉种植面积扩大,年产绿化苗约1000万株,花卉约5000万盆,产值约20亿元。三是珍贵树种、油茶特色产业蓄势待发。目前全市种植黄花梨、檀香、沉香、木兰、樟树等珍贵树种4万亩,种植油茶0.5万亩。四是木本水果种植业结构调整。廉江、遂溪以红橙、龙眼、荔枝为主,雷州、徐闻以芒果、火龙果为主。五是林下经济产业异军突起。果林、桉林养鸡、养白鸽,红树林下养鸭,林下间种淮山薯、药材等。六是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方兴末艾。各地都兴建森林公园,带旺森林生态旅游。如霞山区三岭山森林公园、遂溪县螺岗岭森林公园、廉江市高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谢鞋山森林公园、徐闻三墩森林公园等等。
1.2.5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全市已基本完成了林权确认、林权登记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粤发〔2008〕14号)精神,我市从2009年开始启动和开展林权确认、林权登记工作。至2015年7月止,全市发放林地所用权林权证1.8719万本,发证面积350.4万亩,所有权证发证率为96.6%;发放林地使用权林权证1.8786万本,发证面积342.6万亩,使用权证发证率为94.4%;发放集体山林股份权益证书64.02万本,涉及面积317.1万亩,股权证发证率为97.1%,有63.44万农户拿到集体山林权益证书。全市集体林地已流转的林地面积有80多万亩。
1.2.6加强全市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
我市现有林业工作站73个,其中总站8个,乡镇林业站65个;已加挂野保站牌子数14个,已加挂科技推广站牌子站数26个。林业站的工作效率和执法水平取决于林业站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我局坚持把业务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经常对全市基层林业站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尤其是把林业行政案件的文书制作、林木采伐管理、林地管理、造林技术等列为重要课程,为林业站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2013年我市基层林业工作站完成培训量为:站长初任培训人次数74人、能力提升培训人次数104人,站员培训人次数147人。
1.2.7森林防火综合能力逐步提升
严格执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级级签定责任书,工作重点下移至镇、街,修订完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野外火源管理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森林火灾次数明显减少。创新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和相关知识,群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加大资金投入,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逐年加强,更新或增加扑火物资装备和工具,建立健全森林消防队伍和专职护林员队伍,强化培训演练,应急处置及时、迅速,森林防扑火综合能力有较大提升。
1.2.8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能力得以提高
迅速遏制并扭转薇甘菊、椰心叶甲、木麻黄青枯病等有害生物严重发生和危害的局面,逐步实现由被动减灾向主动御灾的转变;进一步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水平,阻止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外来有害生物侵入,做到及早发现,立即扑灭。实现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四率: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种苗产地检疫率达标。
1.2.9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
我市高度重视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把做好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当作林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和重要任务来完成,积极配合保险公司推动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开展。截至2014年底,我市承保政策性森林面积63.99万亩,投保金额127.98万元,2014年全市受2次强台风的袭击,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的损失,共受理索赔案件13宗。
1.3主要经验
1.3.1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发展
改革创新是推进林业发展的动力之源,通过改革创新,提高现代林业建设管理水平,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市全面铺开后,山林权属更加明晰,林地承包经营主体更加明确,林业体制机制逐步理顺,林业生产力持续得到解放,农民造林、护林、育林积极性空前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快速发展,形成投资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的新格局。
1.3.2坚持依法治林保障发展
坚持依法治林,建立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林业行政决策机制和制度,逐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管理监督机制,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1.4存在的主要问题
1.4.1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
我市森林面积虽然达5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29.40%,但存在森林结构不合理,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商品林多(含用材林和经济果林),占86%,生态公益林少,仅占14.0%;二是桉树林面积多,占73.9%,乡土阔叶树种面积少,占2.9%;三是国有林(农)场生态公益林面积占其森林面积比例少。除了市属国有林场的生态公益林占比达48%以外,国营雷州林业局只有生态公益林0.4万亩,仅占0.5%,湛江农垦管辖的森林全部是商品林,没有生态公益林。四是森林资源保有总量不足。我市大部分森林经营者的主要目的是向森林要产出要效益,实行短轮伐期(3-5年采伐),加上多数森林经营还处于粗放状态,规模集约程度不高,导致我市难以见到大径级的大森林,单位面积林木蓄积保有量处于全省中等水平,森林质量和生态效益不高。
1.4.2林业产业有待提高
林业产业、产品结构需要进一步加快调整步伐,第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集约经营水平不高,二、三产业发展较慢,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林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链短、林产品附加值不高。现有林业企业中龙头企业、高、新、尖企业缺乏,大部分林业企业是进行木材初级加工,基本处于粗放阶段,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综合竞争力亟待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化服务有待强化;森林旅游、食品和药材等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速发展,林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贡献率有待提高。
1.4.3林业生态效益低
全市人均森林面积为0.7亩,远低于全省人均森林面积1.8亩的水平。林种树种单一,桉树居多,比重大,乡土阔叶树少,珍贵树种稀缺,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公益林占林业用地面积比重低,一类林少,生态效能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
1.4.4林业科技有待提高
林业科技滞后,科研体制不顺,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推广主要桉树无性系品种U6、广林9、广林29、广州1都已出现退化,病虫害逐年增多,林木良种选育、推广及科技成果转化较慢,科研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林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林业部门信息管理、远程管理水平较低,距林业要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仍有一定距离。技术储备、科技人才、科研投入和科技支撑等问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市林业的发展。
1.4.5自然灾害频发
我市每年都有1~2次较强台风登陆,林业首当其冲,对桉树速生丰产林破坏尤为严重,特别广林9、广林29巨尾桉系列的品种几乎遭毁灭性打击。
第二章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分析
林业具备生态、经济、社会、碳汇和文化五大功能,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既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重要的基础产业,肩负着优化生态和促进发展的双重使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1加快林业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需要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有效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工业直接减排,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森林间接减排,也就是森林固碳。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手抓工业减排,一手抓生物固碳,把林业固碳摆上极其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林业碳吸收的巨大潜力,有效减轻国家所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争取空间和时间。
2.2加快林业发展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需要
湛江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三面临海,常年受台风暴雨的袭击,对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危害和重大财产损失。加快林业发展,营造高效的沿海防护林带,发挥森林的防灾减灾功能,才能有效保障我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3加快林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市是木片生产的重要基地,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开始生产木片至今,木片生产一直是我市的主要林产品,木片加工厂由开始的2间发展到现在的约50间,年产木片约70万干吨,年产值约5亿元人民币,除木片加工厂外,我市还有其它木材加工经营单位500多家,年消耗木材约20万立方米。我市还有4间中密度纤维板厂,年需求木材60万立方米。特别是湛江晨鸣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开展,我市每年约55万立方米(不含农垦)的林木采伐量远远不能满足原材料的需求,必须从周边地区收购木材资源,必将激发农民群众造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章“十三五”林业发展总体思路
2013年8月29日,省委、省政府在广州隆重召开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工作会议,印发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定》,向全省人民发出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的总动员令。2015年1月30日,全省又召开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推进会暨全省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研究分析新形势并指出,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是省委、省政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这标志着省委、省政府把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提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意义十分重大。这是继上世纪八十年代“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之后,广东掀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3.1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既要经济崛起,又要蓝天碧水”的科学发展理念,全面实施“生态建市”和绿色发展战略,实行营造与保护并举,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并重,调整林业结构,优化森林生态空间布局,全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湛江特色森林生态体系和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热带绿都和绿色生态半岛,争当全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为建设美丽幸福湛江提供生态支撑和基础保障。
3.2基本原则
3.2.1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类经营,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
从我市的自然地理、社会和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区域布局,确定重点,分类指导;同时按森林生态区位实行公益林和商品林分类经营。
3.2.2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的原则
生态建设以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体系;产业建设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
3.2.3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处理好保护、发展和利用关系的原则
把林业建设与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整体与局部、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强化依法治林和科技兴林,注重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统一。
3.2.4坚持全社会办林业和全民搞绿化的原则
动员各种社会主体和社会各界参与林业开发建设,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林业建设资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3.2.5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原则
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谋求林业发展和壮大林业经济。
3.2.6实施增绿惠民战略,促进社会全面和谐进步
将兴林和富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大力开展“身边增绿”活动,加快城乡绿化步伐,创建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校园,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宜居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林区改造和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民生,促进社会全面和谐进步。
3.2.7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效益补偿
完善生态公益林管理和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分区分类补偿途径,进一步落实生态公益林管护措施,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已划定的不得随意调整,对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森林和林地,以多种方式对经营者给予合理补偿,逐步提高补偿标准。贯彻落实《广东省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效益补偿办法》。
3.3总体目标
通过“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构建四大森林生态与林业产业体系,使我市森林生态质量、森林资源增量、森林生态效益总量、林业产业总值等同步大幅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成具有热带、亚热带特色、森林生态体系完善、林业产业发达、林业生态文化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全省绿色生态先进市,建成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3.3.1森林蓄积量
2015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2106.2万立方米;2017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2240.5万立方米。2020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达到2520.2万立方米。
3.3.2森林覆盖率
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40%;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43%;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58%。
3.3.3林业产业产值
2015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到314亿元;2017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到325亿元;2020年全市林业产业产值达到387亿元。
3.3.4全市营林生产计划
一是营造用材林(桉树短轮伐期丰产林)60万亩。二是营造公益生态林35.75万亩,其中:更新改造沿海基干林带10万亩,营造红树林3万亩,退塘还林工程1万亩,雷州半岛热带森林建设、桉树林分改种乡土阔叶树种工程20万亩,改造水源涵养林1.75万亩,新增生态公益林53.655万亩。三是种植珍贵树种6万亩,油茶1.5万亩。四是生态景观林带更新改造里程825公里,其中:主要是国道、省道、地方公路、坡地林网等绿道绿化建设。五是乡村绿化美化村庄375条。六是新增森林公园36个,湿地公园4个。确保2017年市辖森林面积达47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240.5万立方米,森林碳储量达4374万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9.43﹪,顺利通过“绿化广东大行动”省检查组的验收,达到绿化湛江大行动预期目标。
3.3.5森林防火
(1)森林防火道路与阻隔系统计划:建设道路5613千米(其中:新建防火道路484千米,修复改造防火道路1592千米,防火隔离带1824千米,防火林带1713千米)。
(2)森林防火装备与设施计划:购置灭火水枪116把、风力灭火机114台、风水灭火机62台、油锯61台、扑火服装820套、高压水泵19台、普通运兵车15辆、接力水泵10套;大型装备:消防水车11辆、越野运兵车5辆、推土机(阻隔带开设机)2台、挖掘机1台;宣传车9辆;建设消防水池(窖)57个扑救演练基地4个;防火专业队伍营房5个、物资储备库10个、检查站6个、公共教育馆1座、培训基地1个。
(3)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建设计划:视频监控系统37套、瞭望塔台13个、红处探测仪21台,高倍望远镜52套、摩托车12辆、汽车38辆、巡护船(艇)2台、定位仪220台、望远镜189套。
3.3.6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工程体系建设
(1)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体系建设和管理。全市计划完善两个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站(廉江市和雷州市),建设20个重点基层监测点(廉江市4个,雷州市、遂溪县各3个,吴川市、徐闻县、麻章区、坡头区、湛江开发区各2个),不断完善各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制度,实行虫情测报资料网络报告制,测报准确率必须达到90%以上。
(2)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建设。认真实施马尾松毛虫、桉树尺蛾、椰心叶甲、木麻黄青枯病、薇甘菊等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社会化服务市场,2020年前培育5—10个林业有害生物社会化服务公司,逐步推行防治社会化。
第四章“十三五”林业建设重点
4.1林业生态建设
4.1.1雷州半岛热带森林恢复工程
加大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对现有桉树木逐年改种乡土阔叶树种,共改种20万亩,每年改种4万亩。
4.1.2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工程
为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我市加强自然保护区、公园建设力度。“十三五”期间我市规划建设4个自然保护区。新增36个森林公园,其中市县级森林公园7个,镇级森林公园29个。新增湿地公园4个。
4.1.3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工程
重点加强沿海防护林疏残林的改造,提高沿海防护林林分质量和防护效能,更新改造10万亩,每年完成2万亩。
4.1.4滩涂红树林建设工程
重点加强沿海滩涂地带红树林建设,增强海岸防护功能,营造红树林3万亩,每年完成0.6万亩。
4.1.5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建设工程
重点对全市大中型水库及其周边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原有林分进行更新改造,确保饮用水源安全。全市水源涵养林更新改造1.75万亩。
4.1.6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
重点环雷州半岛公路生态景观林带建设325公里;建设207国道和325国道、省道遂陆线廉江市区至遂溪路段,绿道建设300公里;徐闻、雷州及垦区坡地林网建设200公里。
4.1.7增加碳汇储备
继续实施森林碳汇工程建设,营造森林碳汇林2.5万亩。
4.1.8生态公益林扩增工程
加大对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林抚育,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功能等级,增强生态公益林的整体生态效能。完成重点生态公益林中幼林抚育面积5万亩,每年完成1万亩。全市新增公益生态林53.655万亩。
4.1.9继续开展绿化美化乡村,创建生态文明村行动
到2017年,全市新建375条绿化美化村庄,各县(市、区)按绿化湛江大行动实施方案建设生态文明村。重点抓好农村道路、公共场所和农户庭院的绿化,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建设一处绿色景观点,栽植一条绿化带,营造一片风景林,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农村绿化美化新模式。实现村庄四周有风景林,入村有绿化景观路,围村有绿化带,村内主次干道两旁植有行道树,农户房前院内种有树木花草,消除空闲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4.1.10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坚持分类经营指导,加大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力度,每年发展1万亩珍贵树种,力争到2020年全市发展珍贵树种面积达10万亩,油茶种植面积达2万亩。实行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举,培育“庭院经济”、“绿色财富储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1.11加强乡土阔叶林树种保护
采取森林公园、森林家园、护村林、风水林等多种形式,加强乡土阔叶林树种资源保护。加大优良乡土树种培育、推广乡土树种造林力度,扩大乡土树种面积,逐步改变我市林种树种单一的状况,提高森林生态效益。
4.1.12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利用高位推动,开展多种形式义务植树运动。建立义务植树基地,继续加大力度开展认种认养活动,营造“人大林”、“三八林”、“清风林”等主题义务植树点,推动认养认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十三五”期间我市义务植树达5000万株,尽责率达95﹪以上。
4.2林业产业建设
4.2.1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按照省提出“重经营、惠民生、增效益”的理念,积极引导林业产业升级改造。大力鼓励原有加工企业整合、重组或兼并,加大资金投入,增加技术含量,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更新,改变粗放型的加工模式,把林业产品加工引向新技术、精加工发展的轨道。
4.2.2培育林业龙头企业
积极扶持林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树立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我市木材加工竞争力。充分发挥林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头作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林业产业发展。
4.2.3狠抓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
湛江晨鸣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投产,使我市桉树木材供应更加紧张。为觧决森林资源紧缺与生产用材的矛盾,一方面,我市要大力发展私有林,建立激励群众造林的长效机制,动员全社会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合作等形式开展群众性造林热潮。另一方面,我市要加快解决桉树无性系品种退化和选育问题,要整合全市科研力量,联合桉树研究中心和雷州林业局,晨鸣林浆厂等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不断改良桉树品种,提高桉树丰产林单位产量和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大力提升全市桉树速生丰产林整体水平,使木材供求平衡。“十三五”期间我市继续抓好300万亩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全市营造桉树丰产林60万亩,每年完成12万亩。
4.2.4创新经营管理新模式
完善“公司+基地+农户”和“林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鼓励和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投入林业建设,形成林地立体生态开发模式。
4.2.5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和生态特色乡村游
结合我市在绿化大行动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生态文明特色乡村,发展森林生态和乡村特色旅游,与旅游主管部门搭建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推介森林观光休闲健身旅游,提升我市民幸福指数。充分利用我市红树林湿地是“国际重要湿地”的有利条件,借助国际平台,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推介会等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宣传,突出红树林特色,挖掘红树林文化,提升我市红树林地位和品位,营造红树林品牌效应。
4.2.6加强种苗基地建设
“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强中心苗圃建设,各县(市、区)至少建立1间中心苗圃,建成标准化的种苗生产、质量和检验检疫的苗木供应示范性苗圃,并以此推广。
4.2.7加快绿化花卉产业发展
加快绿化花卉品种调整,特别是要减少幌伞枫等供大于求的品种,生产特、稀、贵、美品种,广开销售门路,扩大出口。利用我市南亚热带气候环境,把我市绿化花卉市场打造成粤西最大花卉产业集散地。
4.3林业保障建设
4.3.1坚守林业生态红线
林业生态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底线。为强化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在“十二五”期未,我市划定森林、林地、湿地、物种等四条红线组成的林业生态红线,严格落实林业生态管控目标。坚持实行用途管制、分级保护、保障重点、节约集约制度,严格控制占用征收林地和湿地,严禁随意砍伐林木,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构筑区域生态安全屏障。
4.3.2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完善林业配套制度。要健全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积极稳妥推进林权交易平台建设、政策性森林保险和林权抵押贷款试点,完善和落实林业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建立健全林权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
4.3.3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逐步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规范运行管理,不断提高职工收入,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林业生态和社会功能明显增强。
4.3.4坚持林业科技创新
组织开展林业科技研发攻关,选育和推广一批优质、高效、抗逆性强、抗病虫害的林木新品种。认真研究外来生物防治新方法、新技术,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
4.3.5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把森林资源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加快发展中保住绿水青山。依法加强林地保护管理,遏制林地资源的非法流失,坚决制止和严肃查处违法使用林地行为。加强对重点项目征占用林地的服务工作,继续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确保重点项目依法使用林地。进一步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坚决刹住乱砍滥伐现象。加大监管力度,规范木材经营加工秩序。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群众保护意识。积极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盗砍滥伐林木、非法占用、毁坏林地、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经营野生动物、故意纵火毁林等各类违法犯罪,有效巩固好造林绿化成果,为新一轮绿化湛江大行动和森林资源“双增”目标保驾护航。
4.3.6推进“平安林区”建设
建立健全群防群治和边界联防组织,完善林区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坚持打防并举,构建打防控一体化和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认真做好涉林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结合本地涉林矛盾纠纷、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预案,最大限度地把影响林区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和各类群体性隐患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严防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恶性案件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林区。
第五章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主要措施
5.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充分认识加强林业建设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工作到位。
5.2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要加大对林业建设资金的投入,要把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和重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
5.3坚持依法治林
加大森林资源管理的执法力度,严格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严禁随意采挖野生植物。
5.4夯实林业发展基础
充分发挥林业工作站在发展保护森林资源中的职能作用,切实理顺乡镇林业工作站体制及解决管理经费、人员工资问题,使林业站真正建设成为林业方针、政策、法律的宣传站,林业科学技术的推广站,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站,便民利民的服务站。
湛江市自然资源局
2015年7月18日